非破壞檢測技術發展與應用
一、關鍵挑戰Challenge
二、非破壞檢測技術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2.1 透地雷達(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
圖1 透地雷達施測原理示意圖 |
圖2 透地雷達檢測剖面範例 |
圖3 透地雷達河床檢測等高線圖 |
圖4 3D透地雷達施測剖面圖 |
圖5 透地雷達異常分布垂直剖面圖
圖6 測區健全度分級展開圖
2.2 地電阻影像剖面法(Resistivity Image Profiling(RIP))
地電阻影像剖面法係將電流導入地層並於固定展距量測其電位變化,以推估地層某一深度的視電阻值,透過電流與電位極的移動,達到施測目的。現地檢測時需視測勘目標、測深與地質狀況來決定合適的電極排列方式,一般常用的電極排列方式有(1)施蘭卜吉排列(Schlumberger Array)、(2)溫奈排列(Wenner Array)、(3)雙極排列(pole-pole array,見圖7)與(4)雙偶極排列(dipole-dipole array)等。一般而言,施蘭卜吉排列與溫奈排列較常應用於地層平緩區域做垂直測勘,雙偶極排列法與雙極排列法則較常應用於剖面測勘。應用在地層探測時,垂直測深因受限於測點分佈,對於側向的解析能力稍嫌不足;而純粹的剖面探測方式,對於垂直方向的解析能力則較弱,地電阻影像剖面法便是兼具垂直與側向解析能力的一種探測方式。
地電阻影像剖面法其現場施測配置與反射震測法類似,係沿著一個既定的測線配置多波道之電極,收集涵蓋側向及垂直方向之信號,以有效測量剖面上各深度點之電性分布。地電阻影像剖面法(見圖8)除能達到如垂直測深的目的之外,由於沿測線方向的測點較密,因此更易於反應出地層側向的變化情形,利用橫向及縱向大量重疊信號,有效提高剖面之解析能力。
圖7 pole-pole array施測示意圖
圖8 RIP施測地電阻影像剖面
2.3 敲擊回音法(IImpact Echo Method)
本探查方法是以應力波傳原理為基礎,以小直徑的鋼珠作為敲擊源導入應力波,在表面敲擊後主要將產生三種形式的應力波,其中應力波P波及S波向物體內部傳動,而另外一種表面R波主要是沿著混凝土表面傳動。這三種類型的應力波以P波波速最快,S波次之。由於P波波速較快,所以P波之波前(Wavefront)先遇到裂縫之尖端,而S波則跟隨在後,入射P波在裂縫尖端處將產生繞射波,如同在裂縫尖端處形成另一個波源,以球狀波形方式向四面八方傳動出去;當繞射波傳回至敲擊表面時將會產生擾動,為能記錄應力波從敲擊源出發,經由裂縫尖端繞射再抵達裂縫另一側表面的歷時,故在裂縫另一側配置一個接收器,可接收來自裂縫尖端之繞射波,進而分析此繞射波走時以換算求得裂縫深度(如圖9)。
本檢測所使用之檢測儀器,係使用中興工程顧問社研製之檢測儀SINO-NDT-IE(見照片1),為國內唯一全部零件自製化之敲擊回音法檢測儀器。
圖9 敲擊回音法裂縫深度檢測示意圖 |
照片1 SINO-NDT-IE檢測儀 |
三、應用案例 Applied Case
- 「臺鐵南迴鐵路臺東潮州段電氣化工程建設計畫」南迴線土建及一般機電工程設計暨配合工作技術服務
- 萬大#3機組發電取水設施改善及引水隧道修復
- 新山水庫大壩安全改善
- 和平電廠頭水隧道襯砌透地雷達施測
- 新生大排滲流對地盤影響調查及改善方案評估
- 朴子溪堤防安全性評估分析研究計畫
- 翡翠水庫、石門水庫、萬大水庫及鯉魚潭水庫等數十座水庫定期安全 評估檢測工作
- 員山子分洪第一次建造物檢查及安全評估_混凝土非破壞檢測
- 石岡壩921震災後結構物損傷調查第I、II期
- 桃園機場貨機跑滑道基礎空洞探查
- 士林計劃頭水隧道HSP調查
- 青潭堰堰體補強透地雷達密測
四、與其他核心技術關連性
隧道維護管理工作除了掌握襯砌表面呈現之異狀分布外,亦需瞭解襯砌內部及圍岩狀況,以整體化分析其受外力及損害狀況,相關介紹請參考隧道維護管理技術。
五、重要發表文獻
- 李國榮(2012),「透地雷達檢測長距離測區之健全度分析」,第十六屆非破壞檢測技術研討會。
- 李國榮(2011),「利用虛擬實境技術於檢測資料三維展示之研究」,2011電子計算機於土木水利工程應用研討會。
- 李國榮、柳景仲、李昇彥(2011),「利用透地雷達於河堤安檢之健全度分析」,第14屆大地工程學術研討會。
- 李國榮、葛文忠(2010),「非破壞檢測技術於水庫安檢工作之應用」,第十五屆非破壞檢測技術研討會。
- 葛文忠、李國榮、俞旗文(1994),「透地雷達探勘技術之工程應用」,中興工程季刊第43期,pp.114-125。
- 葛文忠、李國榮、俞旗文(1994),「透地雷達應用於淺層地質構造之研究」,1994岩盤工程研討會。
- 葛文忠、李國榮、俞旗文(1994),「應用透地雷達於台北市捷運系統地下管線調查」,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八十三年學術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