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2011-03-21 節能減碳議題

一、國際節能減碳的壓力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問題對於自然環境與人類的影響深遠,而溫室氣體(GHGs)成分之一的二氧化碳(CO2)排放自然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如何有效的達成二氧化碳減量乃是一重要課題。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統計,2004年台灣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約佔全世界的1%,世界排名第21,每人年均排放量約11.25公噸,世界排名第18,可謂全球主要二氧化碳排放國之一;至2006年時,台灣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為270.33百萬公噸,全球總排放量為28,003百萬公噸 (經濟部能源局,2009)。因應溫室氣體之減量,近年聯合國醞釀未來可能以碳稅或其他貿易手段來經濟制裁二氧化碳排放過高之國家。

  國際趨勢IPCC 2007年公告資訊

  1. 今日大氣中GHGs濃度已達390ppm。(工業革命前約270ppm)
  2. GHGs必須控制在450~500ppm,才能避免氣候變遷的危險。
  3. 2050年以前必須將GHGs削減至1990年水準,並且維持在此水準之下。
  4. 歐盟減量目標:2020年減至1990年標準之20~30%;2050年減至2000年標準之60~80%。
  5. 2015年全球主要減量行動必須開始落實,否則無法達成目標。
  6. 邁向低碳及無碳能源的趨勢已確立,全球將面臨減碳壓力。
  7. 新能源配比才能因應能源成長需求。
  8. 碳價將成為社會大眾面對的現實。
  9. 碳捕捉及封存技術(CCS)已被全球各國視為減碳之主要手段。

     

二、國內節能減碳相關政策
 

  1. 97年6月通過「永續能源策綱領」規劃全國CO2排放減量,將於2016年至2020年間回到2008年排放水準,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水準。
  2. 99年5月行政院副院長主持之「節能減碳推動會」通過「節能減碳總計劃」
    • 節能目標:未來八年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使能源密集度於2015年較2005年下降20%以上,並藉由技術突破及配套措施,2025年下降50%以上
    • 減碳目標:於2020年回到2005年排放水準,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水準
  3. 行政院於民國98年4月15、16日所召開之全國能源會議,針對「永續發展與能源安全」、「能源管理與效率提升」、「能源價格與市場開放」、「能源科技與產業發展」等四項核心議題進行討論,其中節能減碳成為政府施政與能源發展的重要議題。
  4. 99年全國工業發展會議「(三)擴大區域能資源整合,創造產業率化利基」共同意見「規畫新設工業區產業能資源互補及推動機制,促成互補性產業聚落成形,以合理使用能源與資源,並推動計有工業區能資源整合工作,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與廢棄物再利用比例。
  5. 99年國科會推動碳捕捉及封存技術(CCS)主軸計畫,世界各國已將CCS減碳重要策略。

     

三、碳捕捉及封存技術(CCS)減碳方案

    台灣電力公司肩負我國電源供應之重要責任,所擁有的火力發電廠除了可提供穩定的電力來源,亦是國內主要二氧化碳排放來源之一。為落實政府節能減碳之政策目標,以避免未來受國際課徵碳稅、經濟制裁而影響經濟發展,故必須對二氧化碳之減排採取必要的因應措施。對燃煤火力電廠的大量碳排放進行二氧化碳的捕獲及封存(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CCS)是目前先進國家普遍認為可有效達成二氧化碳減量之經濟方案,相關技術的研究十分積極。

    爰此,台電公司於97年度委託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辦理「二氧化碳地下封存地質資料庫建置與候選場址評選計畫」,作為力行減碳技術研發之第一階段工作。該計畫以台灣麓山帶西部之油氣構造及深層含鹽水層沉積盆地為主要目標,蒐集各項深層地質資料予以分析解釋,運用GIS系統將各項地質資料整合成三維地質空間資訊及建置場址地質資料庫,並建構候選場址之三維地質模型,以進行封存潛能評估及場址適合性之篩選依據,全面性且逐步地建立我國二氧化碳地質封存之關鍵技術,以因應未來可能面臨之火力電廠減碳問題。

>


四、預期效益

  1. 避免國際課徵碳稅之經濟衝擊,影響產業發展。
  2. 台電CO2減量工作之具體落實,提升國際聲望與競爭力。
  3. 建立我國CO2地質封存技術的研究發展,了解台灣海陸域地質情況,提昇學術價值。
  4. 減碳技術服務輸出。
回列表頁